111 拜见母亲-《重生之妾本嫡枝》
第(2/3)页
“我自然要在这些上面费心,这可是我将来的衣食之源呢。”每次看账本,赵令仪就觉得心里舒畅,有什么比自己有钱还让人高兴的呢?
“这几年风调雨顺的,几个庄子都经营的不错,现下三个庄子最小的也有一千一百亩地了,三处加起来总有差不多四千亩的地了,一年的收入怎么算也有近两千两的银子呢。”
“我看姑娘都要变成财迷了,这几年,老太君给的,舅太太舅老爷私下贴补姑娘的还少吗?”清芷有些好笑的看着赵令仪。
当年,姑娘不到五岁,就懂得在老太君的身边哭穷,结果这几年,老太君经常私下补贴姑娘,一年总能给一二百两的银子,舅太太就更是不用说了,一年补贴下来的银子没有五百也有三百了,便是连太太,也从来都不在银钱上让姑娘费心,除了府中的月例银子,没少私下里贴补她。
姑娘却是个节俭的,都存下来,连庄子上的收益,都买了地,置了产,姑娘正经才是府中的小富婆呢。
要是这样下去,等姑娘及笄出嫁的时候,不知道能有多少的嫁妆,只怕虽算不得十里红妆,可却一定不会被人小看。
只是,三姑娘的亲事还没定下来,姑娘的亲事就要先拖着,也不知道老太君心里是怎么打算的,到了姑娘这年纪,差不多也该是问询人家的时候了。毕竟。大姑娘十岁的时候,已经定了人家。
清芷这着实是冤枉了石老太君,当年赵徽音的亲事定的早,着实是因为机缘巧合。再加上赵徽音父母俱亡,不像赵令仪,是有父有母的,石老太君反而不好过多置喙。
“我可不就是个财迷。这世上,有什么都不如手中有银子让人心里踏实。何况我这里以后费银子的地方多着呢。”赵令仪抬眼看看清芷大方的承认道。
几个丫鬟服侍了自己这么多年,总要好好的对待她们,清芷已经十七,等到了明年十八岁,也就该给她准备嫁妆打发出去了。
虽然说,自己只要赏个恩典,放她出去就是极大的人情,可赵令仪心中总还是觉得亏欠了这几个丫鬟,因此,就想着总要准备一份丰厚的嫁妆才好。也不要求多,每个丫鬟总要预备一千两左右的嫁妆也就差不多了。
这样的话,四个丫鬟就是四千两的银子,也不是小数目了,但是赵令仪却始终都觉得,总自己的体己银子里拿出这一笔来是十分值得的事。
还有王德宝家的,辛苦服侍自己这几年,事事都想周到也着实费心费力,总要让她老有所依。等到将来不能在府中做事,可不是要好好安置?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极要紧的。所以多赚些银子十分有必要。
“我们拜见太太去。”赵令仪搁下手中的账本说道。
清芷给赵令仪预备了出门的外裳服侍赵令仪穿戴整齐后才出了门。
一路走过去也没有遇到什么人,主仆两个优哉游哉的就到了平华堂。
平华堂是当年李氏住过的地方,五间上房里曾经有着母亲的味道,承载了自己童年的欢愉。只是现在却是继母的地方。虽然改动不多,可是如积月累也早就没有了当年的模样。不过外面的合欢花树还在,每每到了夏日,都是一片绚烂。
赵令仪看着合欢已败冷冷清清的平华堂,心中只觉荒凉。
当年的平华堂比起现在还是要有生机一些,最起码有自己和哥哥陪着母亲。父亲在府中的日子也会经常过来,还算是一个有人气的地界。
而如今,继母没有亲身的孩子,自己也搬去了老太君的院子里,除了每日请安,也都不过来。父亲更是长久的住在芳草园,守着吕姨娘母女两个度日。
除了下人,偌大的平华堂也就只有继母一个人,想必,她心中也有人所不知的苦涩吧。
一个女人,把最美的年华都荒废在了平华堂,也不知道继母是不是曾经后悔过当年的选择。其实当年继母完全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完全能有一份更好的生活。
好在,继母家的两个舅舅都是很有出息的,如今都放了外任,也算是一路升迁,这也能让继母长脸些。
不过,赵令仪经常在想,要是窦家的舅舅们能在京城,继母时常能有个说话的人,大约日子也会更加好些吧。
“姑娘来了,快进去吧,太太正在屋里呢。”门口站着的二等丫鬟月牙看到了赵令仪,忙就迎上前笑着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