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适应与习惯-《神眼强棒》
第(2/3)页
只可惜角度不够刁钻。对方的外野手没有再犯错误,正确的接住了棒球。
仔细想来,千叶广之虽然在高校领域评价不低。不过就完成度上来讲只是一块优秀的“素材”。
左投,球达到一百四十公里,有慢曲球作为决胜球。
千叶的这些优点足以吸引球探的重视。但他手中的筹码也仅仅是这些而已。
几乎只有曲球与直球搭配。克制打者完全依赖差和落差。当比赛进行过半,打者已经开始第三轮打击的时候。千叶的压制力下降也并不令人意外。
对落差和差的适应,李元让当然比正冈还更擅长。
扶桑第三的捕手根本似乎也看得出这一点。
针对李元让的投球,根本的配球既有侵略性又小心翼翼。
左投手的慢曲球配在内角高。扫过好球区左上角然后稍稍偏出。
投球的轨迹看起来有些诡异。如果不是李元让这种空间感极好的打者,大概会觉得棒球是缓慢的冲着自己头部飞来。
而李元让从一开始就判定了这颗球不会威胁到自己。而内角高也不是勉强出棒的好选择。
这颗球被放了过去。
一坏球以后,根本接连配了三颗球。
球数变成一好三坏。
两颗坏球的球里至少有一颗原本是想塞进好球区而没有成功。
根本摇了摇头。
像是福岛一平体力充沛时投球那种控球力在高校棒球领域其实才是异类。
千叶广之的控球还没达想投哪里就投哪里的程度。
而这种情况算是高校投手的常态,哪怕是名门的王牌也是如此。
关于下一球的思考没消耗太久的时间。
第五球很快从投手丘投来。
这是一颗飞向好球区左下角,内角低的曲球。
而根据李元让的预判,这一球应该会稍稍偏出好球区,成为坏球。
扶桑第三的捕手根本不担心让李元让保送上垒。他已经感觉到了对手的适应力。
与其被打出长打,真的保送打者本方的损失也不会更大。
李元让本可以放过这一球安心上垒。但是追求扳平比分的进取心让他挥动了球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