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关中者为王-《历代王朝更迭》
第(1/3)页
“诸位爱卿,始皇暴虐,海内交怨,二世之暴、之虐较之始皇尤甚,不亡无有天理。前武信君西向进攻,所过皆克,不幸为章邯所算,兵败而亡。现乘章邯、王离击赵,关中空虚之机,寡人欲遣将带兵西征,剿抚并用,直捣咸阳,殄灭暴秦,不知何人敢当此任?”
说至此,顾视两旁,竟无一人应命。怀王满面不悦,抬高声音说道:“诸卿听着,今日无论何人,但能麾兵西向,首先入关,便当封立为秦王。”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听到“封王”二字,一人应声而起,朗声说道:“末将愿往!”
话音刚落,又有一人应声而起,厉声说道:“我亦愿往,须当让我先去!”
怀王举目视之,第一个应声的是刘邦,第二个厉声的是项羽,若说准了刘邦,项羽必然不依,若是准了项羽,刘邦请命在先,不由得踌躇。乍一看来,项羽是个粗人,但粗中有细,楚军得以创建,全靠他和二叔项梁,自己尚未为王,刘邦算老几?竟生称王之心。出于一时义愤,才说出:“须当让我先去”之语,但仔细一想,刘邦好歹也是一个结拜兄弟,如此相争,有些不妥,放缓了口气说道:“启奏陛下,提兵入关之事,沛公应命在先,臣并非要和他争。但臣之二叔,战死定陶,臣与暴秦不共戴天,若不亲手灭秦,何以对得起九泉之下的亡叔?陛下若让沛公提兵西征,臣当遵命,但臣有一请,请陛下给兵数千,由臣率领,与刘邦同行,彼此也好有个照应。”
话说到这个地步,怀王还能再说什么?只能应允而已,楚怀王顾目项羽、刘邦说道:“项将军此议甚好,寡人拨兵一万,由二位将军分统,西征暴秦,择日而行。先入关者为王,决不食言,望二位好自为之。”
待项羽、刘邦走出王宫之后,宋义趋前说道:“启奏大王,项羽为人,剽悍残忍,前次往攻襄城,月余才得破入,他因日久怀恨,纵兵屠戮,直把襄城百姓,杀得一个不留。嗣复转攻城阳,又将全城之人,赶尽杀绝。此后每到一地,任意残杀。如此凶暴之人,怎能令他统军?况楚兵起义以来,陈王、项梁,相继败亡,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一个暴字。以暴易暴,怎能不败?今既定议攻秦,不应单靠武力,需择一忠厚长者,仗义西行,沿途约束军士,慰谕父老,非至万不得已,不可加诛。倘若如此,还怕秦地百姓不箪食相迎吗?故为大王计,宁可让沛公孤军西征,项羽绝不可遣!”
陈婴等人亦同声应道:“臣等之见与宋令尹同,望大王熟思。”
怀王长叹一声道:“诸卿之意,寡人已知。此事干系重大,容寡人思之。”
待宋义等人谢恩而去,怀王自言自语道:“若不遣羽,是自背前言;若遣其与邦同往,又恐其沿路屠戮百姓,有拂民意!这、这便如何是好?”
他背剪双手,自门口踱到后墙,又自后墙踱到门口,往返也不知数百余次,方才下定决心:“罢了!楚及各国,起兵反秦,乃是因秦暴虐而起,今我若遣项羽,实乃蹈秦之辙,胜之不义,还是不遣他为好!”到了次日,怀王正在与众将议事,项羽、刘邦一同求见,询问出兵的日期。怀王笑微微地说道:“项大司马,你来得正好,寡人正要找你呢!”
项羽道:“大王找臣,一定是为了西征之事。臣与邦进宫,也是为着此事。”
怀王道:“为西征之事,寡人一夜未眠。卿与沛公,乃寡人左膀右臂,咸阳固然要征,彭城也不能不顾。你二人若是一同西征,秦军一旦来犯,叫谁保卫彭城?保卫寡人?莫若由卿留守彭城,只遣沛公一人西去,此乃两全之计也。”
听怀王这么一说,项羽不禁暴躁起来:“大王,此事万万不——”
“可”字尚未出口,近侍来报:“禀大王,赵国使臣求见。”
怀王正恐项羽与他争辩,一闻赵使到来,忙道:“赵使求见,事关两国和战之事,怠慢不得,西征之事,咱缓一缓再说。”
也不待项羽赞同,高声说道:“速请赵使进宫。”
此旨一出,一声迭一声地传了出去。赵使听到一个“请”字,忙整冠而入,趋至怀王案前,躬身行礼道:“赵国使臣贯高拜见大王。”
怀王道了声“免礼”,复又说道:“自寡人登基,贵国与楚很少往来,今赵王遣汝前来拜见寡人,必有所求。说吧!什么事?”
第(1/3)页